何謂中立?K.2019年7月2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已更新:2019年8月9日做人要公道公允不是要中立「沒啊,我中立的,總之我覺得兩邊都不對。」在時勢動蕩如此,你總會在身邊聽到人說類似的話。很多時候我們的教育總是教導我們要居中處事,要看兩邊意見,多方面思考,這是對的。但是很多時候結語之時有人會説「中立點、不要偏頗看事。」對不起,偏頗的對立面從來都不是中立,偏頗的對立面是公道公允。所謂中立的人,他會故作持平,然後對各方各打五十大板。他有立場,但是就將其包裝成一個仿佛不與各方接觸名叫「中立」的立場,這個中立的立場期望的就是一種超然於社會紛爭的道德地位,這種期望超然的想法也許源於對衝突的恐懼、也許源於對於穩定生活的迷信、也許是因爲知道自己不想或者無力瞭解情況,所以有意識或者潛意識地選擇了中立的保護網,仿佛口喊中立就如阿彌陀佛般能保好人一生平安。中立不是沒立場持平,中立本質上就是一個立場。想想戰爭中,中立的意義就是不會去幫交戰中各方、為任何一方站臺。選擇中立就是立場上選擇不去正式介入一場戰爭、爭鬥、去漠視交戰雙方的原由道理,也許這決定是基於很多不同的原因,但這絕不減深含在「中立」這概念中充滿立場的一面。正如我們要求警察和公務員保持政治中立,這就是一個基於制度理性的立場選擇,希望這兩套系統不會發展出自我奪權的意識(如法例要求警察不能公開參與政治活動)。說到此,我想大家都看到「中立」和「公道公允」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公道公允」要求你作出一個對錯判斷,但是在這過程中要看、要考慮、要思索處理與自身直覺抉擇不符的證據和事實,而非充耳不聞、閉眼不見,從而在過程中顧及另一方證據和看法時公道公允地説出自己的立場和看法。簡單而言,是其是非其非不是中立、不是叫你不去選擇立場和表達看法。但是不知道從何時起,很多人都混淆概念,將「中立」視爲光榮、將「我不懂啊,我中立的,但我覺得兩邊都不對」當作至理名言。要知道你的中立就是一種選擇、一種對苦難發生置身事外的立場。如果認清這本質,你仍選擇中立,我不怪你,但是本質上有多少是假藉中立之名行事,將自身强烈的想法、立場和偏見包裝成中立之言呢?在初立這專頁之時,我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和稀泥,針對對錯之事,必須堅守,因爲我知道學做人是要公道公允不是要中立。
Kommentare